楼顶防水施工需重点关注基面处理、防水层施工、细部处理、验收标准及日常维护五个核心环节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基面处理:
清理要求:彻底清除浮灰、油污、松散涂层等杂物,裂缝用水泥填补,确保基面平整密实。
含水率控制:基面含水率需≤9%,可通过简易方法检测(如圆钉划痕法:划速快有坚硬感、线槽浅且呈白色为合格)。
找平坡度:用1:3水泥砂浆找平,坡度≥2%,避免积水。使用2米靠尺检测平整度,误差≤3mm。
二、防水层施工:
1、柔性防水层:
涂料施工:采用“一布两涂”工艺,玻纤布增强,总厚度≥3mm。夏季连晴5天后施工最佳,确保涂料充分固化。
卷材施工:
卷材搭接处需密封处理,推荐国标3mm聚酯胎铝膜SBS卷材,辊压排除气泡。
铺贴方向:屋面坡度<3%时平行屋脊铺贴;坡度3%-15%时可平行或垂直铺贴;坡度>15%或受震动时垂直屋脊铺贴。
搭接宽度:长边≥80mm(满粘法)或100mm(空铺、点粘、条粘法);短边≥100mm(满粘法)或150mm(空铺、点粘、条粘法)。
2、刚性防水层:
柔性层完工2天后施工,厚度20-30mm。
分格设置:分格缝间距4m×4m,用密封材料嵌缝,洒水养护7天,防止开裂。
三、细部处理:
1、管道根部、阴阳角:
附加增强层:用堵漏王填充成圆弧角,避免应力集中开裂。
圆弧半径要求: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时R=50mm,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R=20mm。
2、种植屋面:
防水层上覆盖排水板+土工布,形成排水隔离层。
种植土需在防水层完工后尽快铺设,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防水层老化。
四、验收标准:
1、闭水试验:
注水高度≥2cm,持续96小时(4天4夜)。
检查楼下天花板、墙面无渗漏为合格。
2、验收要点:
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,无空鼓、起泡、裂缝。
细部节点处理到位,附加层、泛水高度符合规范(如管道泛水≥300mm)。
五、日常维护与避坑指南
1、避免人为破坏:
禁止堆放重物(如铁桶、建材),太阳能底座需垫砖块分散压力。
谨慎安装设施:晾衣杆、挡雨棚的膨胀螺栓易打穿防水层,安装后需用密封胶修补。
2、定期检查与清理:
排水系统:每年雨季前清理地漏、排水口,防止落叶杂物堵塞导致积水。
防水层状态:检查是否有开裂、起鼓,发现破损及时用同材质修补。
3、季节性防护:
夏季防暴晒:高温时段覆盖遮阳布,减少紫外线对防水层的老化影响。
冬季防冻融:清除积雪,避免反复冻融导致防水层开裂。
4、材料与施工监管:
严控材料质量:选用国标认证防水材料,索取检测报告,杜绝劣质产品。
专业团队施工:防水工程需由持证团队操作,监理需逐层验收并留存影像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