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水层损坏后,需立即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渗漏扩大,同时为后续维修创造条件。以下是分阶段的详细防护方案,涵盖应急处理、临时防护、彻底维修前的准备及长期预防措施:
一、紧急止损:防止渗漏扩大
1、定位漏水点
观察痕迹:检查室内天花板、墙面是否有水渍、霉斑或涂料剥落,对应楼顶位置标记漏水点。
模拟测试:若无法精准定位,可在楼顶分区域洒水,观察室内渗漏变化,缩小范围。
2、临时封堵
小裂缝:用防水胶带或玻璃胶沿裂缝粘贴,形成临时屏障。
孔洞或较大裂缝:
清理杂物后,用速凝型堵漏王(如水不漏)快速填充,压实抹平。
待干燥后,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防水布,用重物压紧防止渗水。
3、排水疏导
清理排水口:立即清除天沟、落水管中的落叶、泥沙,确保排水畅通。
临时导流:用沙袋或木板在漏水点周围筑堤,引导积水流向排水口,避免积水浸泡损坏区域。
二、临时防护:减少进一步损害
1、覆盖防水布
选择厚实、耐候性强的防水布(如PVC涂层帆布),覆盖损坏区域及周边50cm范围。
用砖块、沙袋或木条固定边缘,确保风雨天气不脱落。
2、避免踩踏与重压
在覆盖区域设置警示标志,禁止人员走动或堆放杂物,防止防水层二次破坏。
3、控制室内湿度
关闭漏水房间门窗,使用除湿机或风扇加速干燥,防止霉变和结构腐蚀。
移除受潮家具、地毯,避免物品损坏。
三、彻底维修前的准备
1、天气选择
避开雨天、低温(<5℃)或高温(>35℃)天气,选择连续3天以上晴朗时段施工。
2、材料与工具准备
材料:根据损坏程度选择卷材(如SBS改性沥青卷材)、涂料(如聚氨酯防水涂料)或堵漏材料。
工具:铲刀、吹风机、热熔机(卷材施工)、刷子、滚筒等。
3、基层处理
铲除旧层:彻底清除损坏的防水层、疏松混凝土及杂物,露出坚实基层。
修补裂缝: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材料填平裂缝,干燥后打磨平整。
清洁基层:用高压水枪冲洗,去除油污、灰尘,待完全干燥后施工。
四、彻底维修:恢复防水功能
方案一:局部修补(适用于小面积损坏)
涂刷基层处理剂
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,待干燥后施工。
附加层施工
在裂缝、管道根部等薄弱部位铺设附加防水层(如卷材或涂料),宽度≥250mm。
主防水层修复
卷材修补:裁剪与损坏区域匹配的卷材,热熔或冷粘法粘贴,搭接宽度≥100mm。
涂料修补:分2-3遍涂刷防水涂料,每遍厚度均匀,总厚度≥1.5mm。
闭水试验
蓄水24-48小时,观察楼下是否渗漏,确认无问题后进入下一步。
方案二:全面翻新(适用于大面积老化或严重损坏)
重新铺设防水层
按规范流程铺设新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,确保无空鼓、翘边。
保护层施工
铺设水泥砂浆、细石混凝土或地砖,保护防水层免受紫外线、踩踏等损害。
五、长期预防措施
定期检查
每季度检查防水层是否有开裂、脱落现象,尤其关注管道根部、阴阳角等部位。
每年进行一次闭水试验,验证防水性能。
避免人为破坏
禁止在楼顶打孔、安装设备或堆放重物,如需施工,提前做好防护措施。
维护排水系统
定期清理天沟、落水管,确保排水畅通,避免积水浸泡防水层。
控制植物根系
若楼顶有绿化,选择浅根植物,并设置阻根层(如HDPE膜),防止根系穿刺。
及时修复小问题
发现小裂缝或起泡时,立即用防水涂料或胶带修补,避免问题扩大。